【惠州头条APP】惠城法院:文书送达坐上“高速专线” 案件审判搭上“特快专列”
构建“一站式”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,高质量司法“民心”工程不断涌现
惠城法院:文书送达坐上“高速专线” 案件审判搭上“特快专列”
启用“智能云柜”、率先设立“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室”、建立速裁团队……今年,惠城区法院进一步提高审判质效、服务保障水平和司法能力水平,以构建“一站式”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为抓手,高质量的司法“民心”工程不断涌现,“集约化、规范化、智慧化、精细化”诉讼服务品牌不断凸显,让司法审判真正实现“质效双升、持续向好”,努力提升市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。
诉讼事务“一网通办”,提升“指尖诉讼”便利度
“【惠城法院云柜】您有新的文件存入,共有1份文件待取出,请在2022-05-13 10:42:57之前取走,取件码为……”随着手机提示音响起,法官手机收到短信息,原来是当事人在“智能云柜”里投递了文件材料。
“智能云柜”的启用,搭建诉讼当事人与法官的材料收转平台,实现案件材料双向自主、智能高效收转。这是惠城区法院推进“智慧法院”建设的最新举措,也是为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、智慧精准的诉讼服务的一个缩影。
惠城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李俊俊说,目前,惠城区法院基本形成诉讼服务大厅、诉讼服务网、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“三位一体”诉讼服务格局。
“三位一体”的一站式服务,可以集纳多少便民功能?提档升级后的诉讼服务大厅,通过科学设置服务窗口,加强诉讼服务集成,对立案登记、财产保全、调解速裁、涉诉信访、司法确认、司法鉴定、跨域立案等诉讼服务都可实行集约化办理。
“智慧云诉讼服务很便利,节省我们当事人往返的时间和奔波的精力。”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,通过广东诉讼服务网、移动微法院、12368热线等平台,可以在网上立案、网上缴退费、“云端”调解、线上申请保全等。“一网通办”各项诉讼事务,不断提升着“指尖诉讼”的便利度。
诉讼服务着眼“细微处”改变,带来便民利民程度“大提升”。比方说配备自助立案系统,还设置专人提供导诉服务,实现“咨询有人解答、诉讼有人引导”的效果。对行动不便、不会使用手机等有立案困难的当事人,惠城区法院增设诉讼服务“绿色通道”,提供线下“零距离”诉讼服务。
“下一步,我院将持续规范诉讼服务行为。梳理一站式建设责任清单、岗位职责清单,及时制定完善诉讼服务、立案登记、案件移送、财产保全、涉诉信访等工作规范。”李俊俊说,法院还将开展诉讼服务司法作风整治活动,建设“最优窗口工程”,实现诉讼服务专业规范、惠民贴心。
专业调解队伍助力多元解纷,解纷服务延伸向基层
统筹整合调解“力量+”,让解纷渠道更多元及时、惠民便民。
记者了解到,惠城法院着力打造专业调解队伍,新聘请特邀调解员、专业调解员36名,深化与医调委、金融调解委员会等6家政府部门、群团组织诉调对接。探索推进专业调解员驻人民法庭、调解工作室开展工作,有效实现解纷服务向基层的进一步延伸。截至目前,调解成功案件495件,调解成功案件自动履行率80%。
其中值得一提的是,惠城法院主动融入基层解纷网络,在江东交警大队、江北交警大队设立“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室”,构建交警行政机关、保险公司与法院协同联动的纠纷化解模式。调解成功交通事故纠纷171件,调解成功率60.3%。
此外,惠城区法院持续强化线上调解。依照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个人意愿,全面推进在线调解,让当事人打开手机、足不出户就能参加在线调解、化解矛盾。
近期,为及时化解1件保证保险合同纠纷调解案例,特邀调解员曾观阳在深入了解、核实案件情况后,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与双方当事人联系沟通,征得双方和解意愿,并结合双方当事人实际情况,依托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平台帮助其进行在线司法确认,让群众诉讼“零跑腿”。
今年,该院通过音视频方式开展调解631次,调解成功251次;深化运用道路交通一体化平台,调解道路交通案件285件。
设立速裁团队,“简案快审”初具成效
在突出司法为民同时,惠城法院还不断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审判质效新突破。深化诉讼制度改革,优化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,着力打造审判“特快专列”,努力实现简案快审、繁案精审。
改革从队伍重组开始。惠城区法院坚持以案定人原则,按照“1+N+N”的模式,打造速度与温度、效率与公平并存的速裁团队。明确由速裁团队负责办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、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等8类案件,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内部解纷效能,提高办案效率。
审判要提速,小程序来帮忙。近日,一批物业合同系列纠纷经甄别后,确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,主审法官经评估后邀请调解员先行开展庭前调解,并成功化解纠纷,此案成为“小额诉讼+庭前调解”纠纷化解新“样板”。
截至目前,速裁团队新收案件1300件,占全院民商事总收案的30%,速裁法官月人均结案70件,结收比59%,“简案快审”初具成效。
同时,该院着力建设送达“高速专线”。成立集约送达中心,与市律协签订集约送达协议,通过“线下集约送达+线上电子送达”模式,实现“集中立案、集中调解、集中送达、集中排期”,有效降低诉讼成本,提高文书送达成功率。
“将送达工作从业务庭室集约至送达中心集中处理,进一步为法官团队减负增效,助力提高审判质效。”惠城法院有关负责人称,自3月开始实施集约送达后,开展集约送达2946件次、电子送达791件次,送达周期平均缩短10天左右,完成 2208件案件的排期开庭及相关文书制作工作。
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刘贇
-
上一篇
-
下一篇